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西方建筑艺术现代变革的产物。它是对十八世纪纤巧细腻浮华的洛可可艺术风尚的反动,旨在用古罗马文化来振兴当代艺术,推崇高尚质朴的思想和为国献身的英雄主义。 新古典主义在檐口、栅花、线条等方面都是世界建筑精华的集大成者,在建筑比例上严格符合了人本的黄金比例。下层通常用重块石或画出仿石砌的线条,中段用古希腊、古罗马的五种柱式,檐口及天花周边用西洋线脚装饰,正面檐口或门柱上往往以三角形山花装饰,与底层重块石互相呼应,有的还在屋顶沿街或转角部位加穹窿顶阁楼亭。外观吸取了类似“欧陆风格”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,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,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。 新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超越了“欧陆风”的生硬与“现代简约”的粗糙,设计更加精细,品位更加典雅细腻。新古典主义 是古曲与现代的结合物,它的精华来自古典主义,但不是仿古,更不是复古,而是追求神似。色彩。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。 塔司干柱式是罗马最早的建筑形式 ,它是多立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变体 ,也有人认为 ,它是希腊柱式基础。但是 ,罗马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使用非结构柱式 ,经常是将柱子全部或部分埋入墙中 ,称为附墙柱或半身柱 ,有的柱子被做成扁平状 ,这时人们就称其为壁柱。柱身长细比:塔司干柱式为6,多立克为7。 美孚洋行大楼位于四川中路109号,是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。美孚洋行大楼为美孚火油公司办公大楼。美孚火油公司光绪二十年(1894年)在四川路(今四川中路)自建房屋迁入营业,以后日夜扩展,又与20世纪20年代在广东路94号(今四川中路)自建现大楼。 该大楼高4层,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3层与4层带有齿形饰的较深的挑檐,4层有连续的仿爱奥尼克式双壁柱形成的假外廊。入口设在转角处,原为白色大理石塔斯干式柱门廊(现已改变),2层有半圆落地拱券窗,墙角及中间饰粗花岗石壁柱,顶层上面有三角形山花装饰。屋顶四周围以带花瓶栏杯的透空式女儿墙。该建筑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。 1951年美孚火油公司被上海市军管会接管(20世纪80年代,该公司再度进入上海),后该大楼为黄浦区中心医院急诊部所使用。 下面有10张照片,前8张照片是自拍的,后二张是从网上下载的塔斯干式柱身,柱头。这10张照片,分享给网友,欢迎观赏! 1。美孚洋行大楼位于四川中路109号,1920年建造,楼高4层,钢筋混凝土结构,新古典主义建筑。在四川中路上的美孚洋行全景。 4。底层景观,入口处设在转弯口,塔斯干式门廊,墙上有精美雕花。 5。左边看大楼景观,2层有半圆拱券窗,墙角中间饰粗花岗石壁柱。 6。右边大楼景观,4层有连续的仿爱奥尼克式双壁柱的假外廊,屋顶四周围以带花瓶栏杯的透空式女儿墙。顶部上面有三角形山花装饰。 7。正面上方3至4层景观,三角形山花,窗框两边有精美雕塑,3至4层有连续的齿形饰,齿形下方带有圆形物的装饰雕塑,十分精致。 8。左边大楼1至3层景观。 9。塔斯干式柱身。 10,塔斯干式柱头。 |
晨晨: 欣赏优秀建筑。
威连:
秋雨304: 谢谢朋友的喜欢和支持!问好朋友!
威连: 分享
草路幽香: 老建筑有厚重感。
罗淑玲: 最后两张照片有问题,您检查一下
lfyhao: 美孚可是大名鼎鼎啊。
豆奶: 欣赏分享精彩博文!
一生健康: 哈哈,谢谢
新兰: 建筑物很美,拍摄很到位!可惜电线太多了一点,这是城市规划的遗憾。